王宠草书风格特点及邅变探析 ----韩 湘 人

时间:2024-07-05 22:21:27来源:本站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 32 次

王宠(1494——1533)字履吉,号雅宜山人,明中期苏州吴县(今划为苏州吴中区)人。一生八次应试,皆不第,仅以邑诸生被贡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享年四十岁。他一生用心诗文书画,诸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于世被誉为“吴中三家”。

王宠以小楷、行、草最为擅长,取法魏晋,浸淫于钟、王,小楷取法钟繇,冲和于“二王”而于古雅中见清淡,端庄古雅,得晋人超逸神韵风致,原因就是他心不降晋唐以下,手熟于法度之内。草、行法王羲之《圣教序》《十七帖》、王献之《中秋帖》、唐孙过庭《书谱》、李怀琳《与嵇叔夜绝交书》、蔡羽、祝允明早中期行草书等,潇洒、浑厚、圆融,个性风格强烈,独树一帜,独步当时。本文试就王宠一生不同时期楷、行、草书的发展演变探寻其风格邅变的特征及轨迹,以期给我们学书者有益的启示。

一、楷书高古静穆、渊雅超逸,一生风格较为稳定

众所周知,自唐宋始书法当由楷书启蒙,小楷是书法的基础,逐步渐行渐草、楷行草交互临创,行草书风格与楷书的日积月累练习及形成相埒的审美与风格是一脉相承的。传为王宠最早的小楷《南华真经内七篇》(正德十年即1515年22岁作)字数较多逾万字而字体又较小,一笔不苟渊雅斐然,横画起笔尖露,略似文徵明,但比较含蓄,梁启超跋云:“吾常谓雅宜山人书有道气,远在文待诏上。兹卷渊懿静穆,稀世瓌宝也”(荣宝斋藏)。小楷《呈蔡羽文徵明楷书四首》嘉靖癸未书(1523年30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题唐寅溪山渔隐图》(疑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嘉靖甲申(1524年31时)中楷《辛巳书事诗七首》(图1)(台北故宫博物院)时间相近风格近同,时已成名,声誉远播。

时间推移,王宠小楷历练得更加老道纯粹,如为海滨先生书五言诗扇《观水涨二首》“翠浪歘然涌,石湖千顷开。气吞具区薮,掌弄吴王台……” (匡时200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小楷扇面五言诗“不尽青山路,行来豈畏深。花间惜春暮,云际惬幽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跋《管道升书卷》“管夫人书《织锦回文诗》精妙绝伦,业经前人赞扬吾不复赘辞矣。至仇实父补图于后,而当时若兰情意描写曲尽。吁,非有管氏之书,则是图何由而作;既有仇君之图则是图不益增重哉?可谓兼得之矣。”

宠书《游包山集》卷(图2)(疑伪)(嘉靖六年即1527年,34岁)二十二首自作诗小楷书,称之为“天才妙绝”。后人普遍认为《游包山集》是王宠的小楷代表作,然刘九庵先生认为此作或非王宠所作。即便如此,此卷楷书运笔精到,字形大小参差有致,古拙中自得妍巧,气韵超逸,婉丽遒媚,不失为小楷临习的优秀范本。书风旷适疏宕,遒媚飘逸,完全可谓上乘之作。(上海博物馆藏 )

王宠晚期如金笺小楷《谢康乐诗二首》扇面 “束发怀耿介,逐物遂推迁……”书法秀劲,纸墨精良,其楷书已摆脱早年摹仿虞世南、智永的状态,以己意书之,风神疏朗;书于嘉靖壬辰(即1532年)春日属于王宠晚年的楷书《王勃滕王阁序》(图3)从钟繇夺胎,结体即高古浑朴、笔法又灵活多姿、超逸空灵,与《临王献之孝女曹娥碑》(图4)同臻妙境出神入化,为晚期楷书代表作。然而王宠晚期濒于绝笔之时间杂书如《小楷诗稿》(疑伪):“瑶台玉辔神仙骑……《雨后集诸子》“雨声催木叶,秋序迫茱萸……《送李别驾之楚雄》”(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写的极为拙、弱、笨、滞,与以前之绝大部分楷书全不相类,令人错愕不解,权当他人假王宠作伪方可诠释或释怀,否则难以与他常态的风格特征相提并论,也难令人接受。

  • 初期草书博采多家、巧拙互差,渐成名家

王宠一生草书演变亦如楷书,也是向着恪守传统、不降晋唐、循序渐进的跋涉磨砺路径演进,但风格变化上比楷书更为明显、丰富而强烈。

初期即约1515年——1525年王宠22岁至32岁,王宠书法在吴中已然成名。王宠行草手卷《游包山诗》(图5)作于嘉靖三年甲申(1524年时年整30岁),此时其书法尚处于兼采众长、变化融通阶段,用笔尖锐果猛,线条圆润遒劲,字体大多欹侧且较后期书作为长。行草《西苑诗》卷 ,该卷行书取法献之、虞世南笔意,但善于掺拙,做到了巧而不媚,流畅而不浮滑;用笔清劲秀雅,温润含蓄,不激不厉,技巧动作的表达非常细腻、精巧,变化极其微妙;结体安排精巧流走,法度、情性俱在,有些地方还流露章草遗韵,更显高古蕴藉;整个气息落拓不羁、遒劲萧疏,在沉静、收敛之中反而更具一种内在的张力。诚如清黎惟敬所赞颂的那样:“晋人真迹,世所罕见。所传者,仿书耳。诸体混淆,若出一手,不辨其为谁也。近世吴人王履吉氏独能追踪大令,萧散俊逸,夐出流辈,虽不见晋人书,知其为绝艺也。”(天津艺术博物院藏)

草书《崔颢诗.川上女》“川上女,晚妆鲜。日落轻渚试轻楫,汀长花满正迎船……”明嘉靖五年(1526年),王宠时年33岁。书法奔放纵逸,酣畅飘忽,尤其“独行”二字,淋漓畅快,锋芒外露,自言:“饮归大醉,不计笔墨”,可见是酒后挥毫,更见自然率意。王宠的书法受王献之影响较深,此书仍不失献之意韵,萧散俊逸,笔墨内敛,筋骨内涵,遒劲疏爽,亦如明代邢侗在《来禽馆集》中所评:“履吉书原自献之出,疏拓秀媚,亭亭天拔。” 醉酣所作,别有一番逸趣。

草书册页《望向故山去…安用尔浮名》是一件今草的作品,但几乎字字独立,字迹又带有章草的笔意,將王宠起伏顿按、急遽有力的笔法特色表现出來,是他传世的一件精品。

草书五言律诗:“野性山林僻,高人水竹居。焚香耽燕寝,卧病习玄虚…..”此轴书法与其醉后所书的《草书诗轴》不同,风格近于平铺直叙,点画线条清新刚健,有追逐斧斫痕迹。更接近蔡羽书法的婉转得势、结字清劲、气骨爽健一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自草书七言律诗《横山下种瓜作》(图6)“山田荦确苦多沙,学种东陵五色瓜。激涧即看穿石竹,插篱偏自爱藤花……”。用笔疏宕遒健,锋藏书劲,拙中寓巧,得王献之质朴率真之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三、中期亦章亦草、挺拔劲爽、俯仰飞动,风格大成

中期即约1526年——1530年王宠33岁至37岁,王宠书法风格独具,臻于化境,独步当代。此一时期多以章草为之,上下字多不连属,字体瘦(高)长,重心偏(高)上,俯仰得宜,相映多姿,险劲挺拔,豪迈磊落,尽显风骨。如王宠草书李白古风四首诗卷《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图7)书于戊子(1528)正月十六日,王宠35岁恰是风华正茂之时。李白古诗四首,诗境旷远高迈,意接鬼神,极尽造景抒情之能事。王宠此时书风已自成面目,行笔从容自在,笔势飞动,气脉流畅。落款中称“闲写李翰林杂作”,可见为心手两畅之合作。既可作为研究王宠书法之珍贵资料,又可作为学习二王书法之借鉴,对于今天学习书法的人都极具启示意义。此作书于“金粟山藏经纸”上,此纸为人间罕物,这更增加了该作品的珍贵价值。

王宠一生楷、行、草常间次书写,中年时期草书更多以章草示人。草书《千字文》(图8)(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誉为明代的《十七帖》,世人与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相提并论。《夜燕石湖草堂等诗卷》10首“风竹泠泠虚草堂,春星历历净琴张……”末自跋云:“嘉靖戊子十月廿日练川鹤村姚君访余楞伽山中,持素卷索诗,漫为书此。鹤村雅遊所与倡和皆云间钜公,抚笔惭汗耳。雅宜山人王宠。”《送友生游茅山诗》(图9)“句容削出三茅峰,上有三仙骑玉龙。华阳洞口瑶花满,贞白祠前春草浓。石壁烟霞迎海日,天人笙鹤下云松……”凡30行,每行字数不一。其书飞动流转,气度不凡,行笔急速,字距疏密相同,通篇作品给人以拙而不滞、巧而不媚的感觉,疏朗萧散,俯仰多姿,饶有情趣,均是上乘之作。

王宠草书《自书五忆歌并序》(图10):“我所忆兮匡庐泉。飞空直下香炉巅……” 卷恣肆纵逸,神彩飞扬。王宠下笔硬挺,只有在转笔的地方稍微圆润一些,所以笔调硬拙峻拔。虽可视为一件今草作品,但几乎字字独立,字迹又带有章草的笔意,如书卷中的“眠”、“泰”、“裂”等字的捺笔收尾都还保存了隶书的韵致。学仿老师祝允明草书《古诗十九首》等书法同是王宠三十五岁的作品,写在质地坚硬的金粟山藏经纸上,更能将王宠起伏顿按、急遽有力的笔法特色表现出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大量楷行草精品代表作皆出于此一时期。

该时期王宠书作又形式多样,如行草书《五言诗》条幅竖轴 “帝里红樱院,翩翩舞辔来。江山窥隐见,云物指昭回……”(安徽省博物馆藏)、行草扇面《七言三首》:“山楼朝日荡云胸,坐见桃花映远峰。黄鸟弄音晴霭霭,碧天生媚水溶溶……” (上海博物馆藏)(图11)、《七律·夏日草堂撤去窗户肆设簟几清风洞越藤竹交荫悠然有得作》:“锦石疏花暑气清,翠岩丹壑夏云生。已添海燕梁间语,直看湖帆镜里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均为此类,自书自诗,诗情书意,相得益彰,怡然自得,共为佳构。

 

四、书札交游类行草不衫不履、烂漫可爱,极尽风流

王宠五言诗扇面《名山时访道》:“名山时访道,绝壑爱观泉。径隐千重竹,林窥一带天……” (浙江省博物馆藏)。《致尊师(蔡羽)书札》:“残岁日望归舟,不知已还宅矣。丹阳风雪,想无妨动定,新春当益佳耳……”以韵写拙,拙中见雅,追求细腻精致、丰富多变的笔法,显得挺立畅达、宛媚流美,不期然而然地流露出个人的情愫意趣(浙江省博物馆藏)。

草书《致石壁尊兄书札》(图12)“违久驰慕。耿耿。承使者触雨存问。且拜,腆贶病中饮德屡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玄墓之行帖》“向者玄墓之行。知臧判官至。不曾来相期。山水佳胜处。每恨吾弟不同游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参入孱弱示怯、由熟返生、殊不胜书之态,憨稚可掬,别有意趣,很好地表达出活泼俏皮的入世观物态度。

王宠晚期即临近去世时所书如《五言律诗》四首卷 “秋色满诸天,秋湖荡梵筵。香从霞外落,思入定中玄……花露晓犹泫,莺歌秋转繁。白云舒四望,朱槿照中园……”(南京博物院藏)(图13)或用笔跌宕、简远荒寒,或妖冶妩媚、东施效颦,或不胜罗绮、偶出一拓直下之笔,出人意表,耐人遐想品味,显得风流可爱,颇受一些人激赏。但晚年此风格的出现着实令人颇感突兀,看不出厘头、理不出与以前行草书的自然顺应关系,多被人判为伪书并不无道理。

 

中晚期大草汪洋恣肆、荡气回肠,乃草书极则

晚期即约1531年——1533年王宠38岁至40岁,王宠草书风格遽然一变,胸胆开张、豪情万丈,汪洋恣肆,敻无涯涘。

此一时期楷、行、草间杂书写者,其楷书风格较为稳定变化不大。俗务应酬、家书手札等多用行、今草书,率然放意,悠然自得,内含自赏性情,如行草家书《与长兄王守札》、长卷《杜少陵七言绝句廿五首》等。

此一时期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大草、狂草运用普遍,是其大草、狂草性情爆发期,又多为长尺幅手卷,汪洋恣肆,胆壮气豪,笔法百态生变,结体摇曳多姿,炫人眼目,动人心魄。如草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图14)、《荷花荡诗》等。绝笔诗《王子元肃有精庐在虞山,去白雀不数里,缄书报之,不在,返棹怅然,寄以长句》书于癸巳四月廿日,十日后王宠物故即病逝(图15)。生命即将完结,似乎发心要将书法、精神与郁勃不平化作物质与可视的艺术期冀留给人们永恒的回忆和纪念,给人震慑,令人敬畏、让人涵咏不已。

王宠大草长卷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为:1、内容多,字数多,横卷尺幅长。2、字体大小反差较大,一反早中期行草章草多居主导上下字之间字字独立、体势均等、不相连属,此时呈现出上下一字至三字一笔连绵一拓直下,一行一字、一行三五字不等,有的一个笔画如一撇画、捺、长竖长过一至三字。此特点王宠作品(见图13、图14、图15)里面随处可见。3、笔画横竖粗细较均等,线条单一,提按变化不大。好像所用毛笔不大,蘸墨、浸墨和运笔用去毛笔的三分之二,甚至用到毛笔根部,极少是仅用毛笔的三分之一。总之线条保持粗细均等,手腕、毛笔运行基本与纸面上下等距、保持与纸面平行运行。此一特点为之后的八大山人、弘一法师等所效法、运用。

有明一代中晚期书画大家云集、高手林立,但如王宠履吉响誉当代者却凤毛麟角“独此一人而已”。比王宠年龄都是整整大24岁的文徵明、蔡羽、唐伯虎皆为诗书画印声隆遐迩的知名大家,完全称得上是王宠的老师,年龄而言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王宠的长辈,唐伯虎和王宠又是儿女亲家,但他们却与王宠以兄弟相称,极为尊崇、敬畏王宠。王宠渐至后来越来越受到后人的追捧。国外亦如此,王宠诗书画不少流传至海外尤其在日本、美国等,王宠至今仍被日本奉为篆刻之祖。王宠作为一位出身贫寒、屡试不第、享寿不足四十的旷代奇才能一跃而起、超逾群伦、于诸艺术中出人头地成为有明一代大家,除勤奋、天分迥异于常人,其书法艺术特征、独特造诣、个中奥赜等都留给我们诸多无尽的叹惋、神幻、覃思和启示!

热门新闻

营业执照注册号:91110117MA7HNYM38Q 中心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fhxwtv@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路通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010-53317369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与有害信息举报电话:15901183567 pass 涉未成年人举报办公室电话:010-53656857 邮编:100000
本中心信息有部分内容来自媒体、个人、企业对该部分主张的知识产权请来电不代表{ 法治之光网}观点,使用本中心资讯须经本中心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2022005926号-8

p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