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络电视台(记者张红飞)五华区大观街道“祥蛇纳福 大有可观”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的首站——“顺城街农夫市集”正式拉开帷幕,集市现场设有助农公益摊位、农产品展售区、非遗手工艺术区、特色加工美食区等区域,当季蔬果、非遗糖画、特色文创、新春花卉等“农夫产品”琳琅满目,买年货的人群和游客熙熙攘攘,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条已拉满。
组织发力,党建引领促区域协同新发展。此次“顺城街农夫市集”是由大观街道党工委牵头联动西翥街道党工委、云南省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党支部共同探索,精心策划推出,旨在搭建高原特色农产品展示及推广平台,拓宽“云品”销售渠道,有力推动城乡资源优势互补互融、互助共赢。近年来,大观街道勇担高质量发展之责,立足商圈楼宇优势资源,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楼宇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热门新兴农贸市场,培育“党建+互联网+跨区域合作”品牌矩阵新模式,成立云南省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党支部等新兴领域党组织29家,着力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通过党建引领“双城联动”,先后与寻甸、禄劝、南华等县域开展跨域交流合作,发挥核心商圈、网红集市区位优势,搭建同行交流、跨界沟通、洽谈合作平台,让优质地标农产品走进消费者视野,促成超市、供应链公司等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把老百姓的“需求清单”变成“幸福账单”,创新激活城市街道赋能乡村振兴新发展的“动力引擎”。文旅融合,树立品牌赴农品出滇新进程。“农夫市集”依托顺城街紧邻城市CBD核心商圈的区位优势,推动“农夫市集+城市旅游”的产业联动升级。以中国结、红灯笼、南瓜墙造型等中国风元素沿街装饰点缀,增设城市形象取景框作为市集入口,设计“米小麸”卡通形象为集市文创吉祥物,统一制作颜色鲜明的购物袋“显眼包”,供游客购物拍照打卡,实施10余个灯光亮化及可视化氛围营造项目,集市营业时间延长到晚10点。
融入时代时尚元素的布景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深入领略云南农文旅特色产业的独特魅力,兼顾区域风貌及时尚靓丽的现代感,持续提升顾客夜间消费舒适感和体验感。
近年来,大观街道充分运用“兼职委员制”机制,广泛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持续增进辖区机关单位、企业、商户和居民群众的互动交流,深入挖掘辖区文化资源,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以“大有可观”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10余场,参与群众增长至80万人次,带动商圈、集市人流单日客流破10万人,文旅共荣焕发新活力,激发消费新潜力,助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融合共进,立足重点绘民族团结新图景。
顺城社区是典型的都市民族社区,常住人口中有汉、回、白、彝、壮等15个兄弟民族,辖区内不仅少数民族众多、多民族聚居历史悠久,而且商贸浸润,融汇历史文化、社交潮流、市井生活于一体,此次,大观街道以“农夫市集”顺城街开集为切入点,聚焦“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加大“民族文化+现代商贸+旅游宣传”跨界融合力度,融入西翥沙朗白族特色、民族非遗展、民族直播间等元素,搭建起“家门口”的民族集市文化体验和消费新场景,让群众了解、体验、感悟非遗产品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使顺城街区成为民艺创客孵化基地,成为民间手艺人与市场对接的窗口,百年顺城街呈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邻里和睦的崭新风貌。近年来,大观街道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立足地域特色,持续在云南民族特色IP、文旅宣传、促消费活动等方面优化出新,促进各族群众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
下一步,街道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促发展的组织效能,探索将 “农夫市集” 从新年活动打卡点向常态化高原农业新质生产力展示点转型,进一步打造“农夫市集”农文旅融合示范新IP,不断增强“大有可观”品牌影响力,构建经济发展新生态,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新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