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厢寺与达摩塔

时间:2025-03-24 10:08:44来源:本站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 15 次

   凤凰新闻网络电视台(记者秦焕民 讯):空厢寺原名定林寺,俗称西山寺,位于三门峡市区东53公里熊耳山西麓。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但根据南朝梁武帝萧衍所撰碑文,该寺创建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之前。寺内原有汉代的古松和三国时期魏元帝曹鱼景元三年(公元262年)铸造的一口大铜钟,可佐证其年代的久远。

111.jpg   据《陕县志》记载,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初祖,把自己的佛学尽传少林寺慧可后,离开该寺,来到洛阳龙门千圣寺,不久圆寂于该寺,最后埋葬在空厢寺。

未命名.jpg

  相传,达摩圆寂后不久,东魏使臣宋云从印度回来,在葱岭(今青藏高原)遇到了达摩。看到达摩肩挑禅杖,上挂一只鞋子,悠悠西还,宋云回国后说起此事,使魏孝静帝大为吃惊,遂派人开棺检验,发现果然是个空棺,棺内只有一只鞋子。惊叹之余,孝静帝下诏由定林寺供奉“遗履”,并敕易定林寺名为空厢寺。从此,空厢寺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清《河南通志》说:厢寺在陕州城东一百里七里社熊耳山西,即达摩初祖葬处”。明卫浚亦有诗云:“午烟细绾诸天座,夕磬清流万壑音,禅丈堪消烦脑障,僧床顿佶菩提心。逢人漫话西归事,只履遗踪未易寻。”堪为空厢寺得名之写照。

  空厢寺布局严谨,建筑规模宏大,鼎盛时期,僧众近800人。该寺建成后,曾数经修葺,最后一次是清雍正十年(公元1733年)。因年久失修或人为破坏,现仅存清代建筑的单檐硬山式房舍3间,石碑5通(其一现藏柳沟学校,其余四通仍在址),达摩塔1座。这5通石碑有2通碑文内容相同,书刻南朝梁武帝所撰“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一碑为明景泰五年岁次甲戌秋八月(公元1454年)所立,碑为双龙首,额篆“菩提达摩大师精陵趣闻 咒”,字迹多模糊不清;另一碑字迹较清楚完整,但字体粗劣,似清代仿刻;还有一达摩造像碑,高1.2米,宽0.5米,碑右上侧刻有“航海西来意,金陵语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偈语,正中是达摩站像,单线条阴刻,画中达摩头罩祥光,宽袍大袖,立意简洁,用笔流畅,与少林寺达摩一苇渡江图不同,画左侧有“元象元年传法住持寿庵立石住持宗还重立”字样。此碑原在寺内,后移藏于西李村乡柳沟学校。

  达摩塔是空厢寺中的建筑物,系菩提达摩死后由积庵法师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公元538年)筹建的,与空厢寺的取名出于同一原因,当时定名为“圆觉空塔”唐天宝元年(公元724年)由郭子仪启奏加封,改为“圆觉空观”,今通称达摩塔。此塔为砖结构。两层基座的七级浮屠,高约12米,呈八角形,西面有一拱窗,第二级塔身腰部有砖雕花卉图案,每面两幅,共16幅。塔身因基部土壤松陷,西侧有一纵向裂缝,而塔身向东南方向倾斜。据《河南通志稿》记载,现存塔为明洪武五年所建。
  建国后,全国佛教协会一直派人在少林寺附近寻找空厢寺,但都没有结果。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国佛协根据群众来访,终于知道了几十年来苦苦寻找的空厢寺在陕县。1993年9月,河南省佛协秘书长能先根据国家佛协的批示,《专程到三门峡考察空厢寺,他明确指出:空厢寺作为禅宗始祖达摩的葬身之地,它的地位是很高的。在东起洛阳,西至西安之间,还没有一座佛寺能和空厢寺相提并论。河
  南佛教有白马、少林、相国三大名寺,空厢寺应算作第四位。

热门新闻

营业执照注册号:91110117MA7HNYM38Q 中心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fhxwtv@163.com 法律顾问:北京路通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010-53317369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与有害信息举报电话:15901183567 Copyright © 2024 法治中国 All Rights Reserved. 涉未成年人举报办公室电话:010-53656857 邮编:100000
本中心信息有部分内容来自媒体、个人、企业对该部分主张的知识产权请来电不代表{ 法治之光网}观点,使用本中心资讯须经本中心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站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202200592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