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晓云 杨庆奎
立冬时节,记者冒着绵绵细雨来到大关县,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绕行,映入眼帘的是连绵不断、满山遍野的翠竹。一问随同的大关县委宣传部的同仁,方知此乃筇竹,并由此拉开了关于筇竹的热烈话题。
筇竹,是竹类中的娇娇者,被誉为“竹中之王,是国家三级保护珍稀濒危竹种。
大关筇竹全身都是宝。竹笋具有“高钙、高蛋白、高纤维,富硒、富钾、富含维C,低糖、低脂”等特点,有“笋中之冠”美称;竹杆韧性好、硬度强、竹节鼓凸,极具文化、观赏和工艺价值。
大观具有筇竹生长的自然条件。大关位于乌蒙山区“昭通湿度线”以北,印度洋北上暖湿气流与云贵高原南下干冷气流“一冷一暖、一干一湿”交汇影响,孕育了筇竹这一“中国独有、大关独大”的稀缺性资源,拥有天然筇竹林20.83万亩,占天然筇竹林总面积的59%,被授予“中国筇竹之乡”称号。
筇竹产业是大关县最大的经济增长点。过去,筇竹生在深山人未识,只当柴火来燃烧。现在,筇竹走出深山上饭桌,美味可口人人夸。筇竹的经济价值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被逐步挖掘出来的,这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居于的筇竹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大关县把发展筇竹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在已有天然筇竹的基础上,通过人工种植方式,不断扩大筇竹种植面积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近年来,大关县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结合,立足独特的地理、土壤及气候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走出了一条兴特色产业、活一方经济、富全县群众的筇竹产业融合发展之路。2019年,大关县把筇竹定为“一县一业”,以沿路沿河、荒山荒坡为重点,利用“村党总支+专业施工队”模式,实行组织化种植壮大筇竹基地,举全县之力瞄准“抬头看竹、伸手摸竹、致富靠竹”的目标。依托筇竹研究院、董文渊专家工作站、国家科技特派团等科技平台,从种苗选育、栽种到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实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县内三家银行开发“筇竹贷”注入村集体经济和收购大户,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大兴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产业到哪里,设施跟进建设到哪里”,建设完成产业道路700余公里,扶贫车间1个,采笋休息室20个。 建成首个“两山”理念与筇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成立全国农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大关第竹科技小院”4个、大关筇竹研究院“科技竹园”25家。认证有机筇竹笋基地45.28万亩,“大关筇竹笋”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品牌价值达15.07亿元),注册“乌蒙源生•至尊筇竹”区域公共品牌。
筇竹产业成为绿色银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关县大力发展筇竹产业是最好的例证。至2023年,全县筇竹发展到102万亩、占筇竹总面积的70%以上,竹产业综合产值20.8亿元,受益群众17.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2.5%。目前,大关筇竹产业已逐步构建“竹林氧吧+绿色竹笋食品+大宗交易+工业旅游+休闲娱乐”的筇竹生态新质生产力产业体系。形成了“企业+集体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构建经营权责明晰、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共同体,群众通过参与管护或就近务工持续增加收入。2023年,全县竹林投产面积51万亩,竹笋年产量4.2 万吨,竹材年产量3.2亿根,筇竹笋价格由4—6 元/千克攀升至14 元/千克,17.3万群众因竹受益,实现户均增收0.4 万元。
筇竹产业大发展,大山里流淌出钞票,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穷则思变,思路一变天地宽。过去受穷的大关百姓在苦苦探寻中终于闯出了一条致富路,祝愿大关人民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